伟德betvlctor1946开展“金属塑性加工技术”智慧课程研讨会,全力推进数智化转型
发布时间:2025-09-16 作者: 来源: 浏览次数:
9月10日下午,伟德betvlctor1946在特冶楼229室举办了“金属塑性加工技术”智慧课程建设展示与研讨活动。分管本科教学的吴壮志副院长、课程教师、加工系教师,部分本科生、研究生,以及学院教学团队代表齐聚一堂,共同交流智慧教学新成果。
首先,汪冰峰老师介绍了智慧课程建设的整体进展。随后,服务商智慧树公司分享了线上教学平台的功能与特色。学生代表结合学习体验,谈到平台在使用上的便捷性,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意见。
李红英老师、林高用老师等教师代表从教学角度出发,肯定了智慧课程对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,同时提出了建设性建议:一是要提升平台内置大语言模型的准确性,避免错误信息干扰;二是希望增加更多加工技术的仿真模拟视频和动画,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知识;三是引入更多前沿案例,让学生开阔视野、紧跟行业发展。
最后,分管本科教学的吴壮志副院长表示,学院将全力支持智慧课程建设,推动材料加工学科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,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,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材料人才。
附录:课程介绍
“金属塑性加工技术”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,是国家一流本科课程(线上线下混合式)。系统介绍金属塑性加工成形主要方法(轧制、 挤压、 拉拔、 锻造、冲压、激光加工、增材制造、特种成形)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, 以及常见有色金属的基本性质和常规产品的具体加工方法。属于传统材料制造领域,但其中包含大量先进、前沿的新技术,可有效引导学习者去深入钻研科技难题, 树立勇于突破传统、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,并树立科学环保的理念和专业报国的信念, 理解利用新材料技术推动节能环保生产的系统性概念, 能够利用本专业知识解决行业生态环境问题。
本次智慧课程建设以“科教融合”为核心理念,积极探索“人工智能+材料加工”的教学模式。课程团队在大纲中引入了机器学习建模、数字孪生等AI模块,力求实现“传统工艺+智能技术”的双核驱动,推动科研成果与教学案例的紧密结合,培养兼具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。
(一审:汪冰峰 二审:吴壮志,三审:李劲风)